1980年,少奇同志的骨灰洒向了青岛的大海,按照国家元首的待遇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,鸣炮21响。
1980年,这一年的5月17号,是少奇同志追悼会举行的日子,追悼会定在人民大会堂。
但是,那会他的骨灰还在河南的郑州。
5月13号这一天,王光美女士和孩子们,在治丧委员会的几名同志陪同下,去到郑州迎回了骨灰。
少奇同志生前有个遗愿,就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后,能把骨灰洒向大海。他想跟着海浪一起,去到世界各地看看。
追悼会结束后的第六天,也就是19号。这天的上午九点半,在治丧委员会的陪同下,一行人乘坐着专机离开了北京。
一个小时后,专机顺利抵达了青岛的流亭机场。
机场降着半旗,现场哀乐声声,上百名北海舰队的官兵们肃立在两旁,迎接着他的到来。
展开剩余54%北海舰队很重视,派出了一艘导弹驱逐舰和四艘护卫舰护航。
那一天的青岛,天气阴沉沉的,时不时有雨点落到地上。
王光美捧着丈夫的骨灰盒走下飞机,乘坐着车子,一路来到了码头。
码头上,早有上百名海陆军的官兵们、群众在等候着。
11:45分,随着101军舰的汽笛声长鸣,军舰慢慢的行驶向大海。
半个小时后,101军舰来到了撒骨灰的既定海域(刘公岛海域)。按照国家元首的待遇,军舰鸣炮了21响。
下午13:00,在治丧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王光美女士和孩子们来到了甲板上。
军舰上播放着哀乐,整个甲板上,挤满了人。
少奇同志的儿子刘源,缓缓打开骨灰盒,王光美最后看了一眼装着骨灰的袋子,朝大海撒下了第一捧骨灰。
随后,就是子女和亲属们,依次把骨灰撒下大海。
少奇同志生前的遗愿也实现了,随着海浪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,他去到了世界各地,走走、看看。
发布于:云南省盈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